培贤新闻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思政课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
- 发布时间:2019/10/18 浏览:
根据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这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活动,以下是我校思政课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应用型人才从课堂实践着手培养
在学习弘扬中国精神的章节,老师在把理论知识讲明白讲透彻后,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开展做忠诚的爱国者主题演讲比赛。在准备演讲比赛前,同学们调研、实践环节做充足的准备。
通过学生调研参与,才能真正懂得老师所讲理论的内涵,这样既避免学习的枯燥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整个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各种复杂事请的能力,从而使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真正落地。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思政课既要有理论的温度,也要有知识的高度,我校的思政课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让同学们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类知识的竞赛。
思政课同学们精彩展示
三、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构建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应进行话语创新,着力构建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体系。富有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具有批判性,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富有感召力的教学内容具有建设性,以引导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奋斗者。
在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中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分布,将建设性层次的学习交给网络等信息化媒介,而将课堂学习集中于热点问题的讨论、难点问题的剖析、项目研究的展示等具有批判性的内容。这种融合网络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优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同时也体现了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美贸易摩擦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找相关材料,最后由小组长上台进行案例分析。
叙利亚动荡局势分析
我校思政课坚持一个重点案例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作素材,而编写成的某一特定情景的描述。这种案例不是随机的、顺便的,而是精心设计的,是典型的、有情节的、有故事的、有一定时空分量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因为,有时具象材料对于学生的教育影响,并不亚于理论逻辑。
以上就是我校思政课在贯彻落实“职教二十条”的具体做法,在今后也会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工作中加大经费投入、联合企业办学、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做出高校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