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贤新闻
高考攻略 | 披星戴月走过的路 必能通往锦绣前程
- 发布时间:2021/06/06 浏览:
埋头在书本
抬头,晚霞辉映着壮美晴空
许多人说
记忆中最美的晚霞总是出现在高三
还有人说
比晚霞更珍贵的
是在“书山题海”中
也能一起享受这份珍贵的你我
明天就是高考了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收集了一份备考指南
希望可以帮到高考的小伙伴们...
考试前准备工作
01
知识点复习攻略:快速连续记忆、尽量不做难题
1.在安静的环境里,将本学科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在头脑中过一遍,即常说的“放电影”。
2.切忌做一些较难的习题,以免影响情绪,造成心理负担。
3.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坚持做套题,提前适应高考答题的节奏和气氛。
4.特别要注意梳理学科主干知识,做到能还原学科知识结构,能呈现学科核心知识全貌。
02
心理调节攻略:舒缓情绪、积极暗示
1.自信孕育成功。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考前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
2.正视不良情绪。考前和考试中间,每一名考生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适度的心理紧张,不但不会增加考生负担,反而有激励作用。要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高考只是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检测而已,集中注意力做好应做的每一步,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
3.缓解过度压力。过度的压力会影响考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水平发挥。考试前夕,当自己无法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时,考生要开展自我调节,也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进行适当的倾诉,听轻音乐、户外散步、适量进行体育运动,进入考场主动向同学、监考老师问好,消除陌生感、紧张感,在考场上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调节心理,缓解精神压力。
4.进行心理暗示。在考试过程中,遇见自己不擅长的题目很正常,不要由于一个题目不会而乱了阵脚。要适当地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在进入正常答题状态之后凭自身实力能迎刃而解,待心态稳定了再做。对于较难或者无计可施的题目,也不要太执拗,以免耽搁其他题目的作答时间,尽善尽美地答好自己能够答好的题目,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
5.“考一门忘一门”。在考完一门之后,很多考生会选择与同学对答案,这种做法会产生因胜利带来的自满之气或是因失败产生的颓丧之意,不利于下一场考试的发挥。考生切勿在考完某一科目后立刻对答案,考完一场之后,就不再去想考过的那一门,直到高考结束。
03
高考饮食攻略:宜清淡、保持习惯
1.保持饮食清淡。少食油腻、油炸等不易消化食品和生冷食品。注意营养搭配,适量食用瘦肉、牛奶、鸡蛋、鱼类等,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晚上睡前喝杯牛奶,保持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考试。
2.确保饮食安全。尽量选择在家、学校食堂就餐,或者选择食品安全等级在B级以上的餐饮场所就餐,不食用隔夜饭菜,尽量不食用野生蘑菇、野菜等不常食用和易引起身体不适及过敏的食品,不生食海产品,慎用熟卤菜、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防止夏季常见消化道、肠胃疾病发生。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慎用“提神饮料”。不可过分迷信和依赖营养品对智力和考试成绩的作用,一些所谓的“提神饮料”由于含糖量高,有利尿作用,考生喝多会造成尿频,影响考试;在睡前6小时内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也会影响考生的夜间睡眠。考试期间考生应慎用“提神饮料”。夏天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内缺水,出现头昏、头疼等症状,要适当补充水分,少喝饮料。
04
作息安排指南:正常休息、增加睡眠
1.校准生物钟。尽量保持平时作息习惯,该什么时间起床、睡觉,高考时也一样。早上起床后,适量做做室内身体运动。中午安排午休,时间不宜过长,30-50分钟左右为宜。根据自身作息习惯,适当增加夜间睡眠时间。
2.不搞疲劳战。要按时就寝,避免因熬夜而造成精神不佳。不要搞疲劳战术,要劳逸结合,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适量的体育运动,适度放松,甚至强迫休息,以缓解疲劳。不要参加动作较为剧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
3.保持平常心。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十七八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不能因为没有睡好自己先乱了方寸。
05
提前查看考场:熟悉环境、牢记时间
1.必须在考前一天查看考场,明确所在考点,熟悉考场环境,同时确定路途所需要的大致时间,以免考试迟到。
2. 牢记各场考试时间,考前应提前半小时到达考试地点。来太早,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来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3.在进入考点后,应该让自己大脑安静独处,不要再和别人讨论知识上的问题,以免破坏自己胸有成竹的感觉。要记得暗示自己:“我的状态不错,应该取得好成绩。”
06
家长面对考生:五个“不要”
1.不要期望过高。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对待孩子,教育引导孩子“稳定”发挥即可,帮助防范“失常”,不要期待孩子有“超长”发挥,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评价、更多的自信,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坦然面对高考。
2.不要唠叨过多。考前家长的唠叨,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造成孩子厌烦的心理。在孩子高考前几天,必要的嘱咐最好“说一不二”,不重复第二遍。可以抽空带孩子散步聊天,多贡献耳朵,当个好听众。如果你还想说话,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彼此都放松一下心情。
3.不要关注过度。家长对孩子高考的过度关注引发的种种焦虑心态,又必然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更焦虑,甚至出现超限抑制。作为家长要保持平常心,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故作轻松,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常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
4.不要管束过严。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孩子才是考试的主角,家长只能当配角。要相信面对高考,作为主角的孩子对于如何学习自己心里是有数的,何况还有学校老师详尽的指导。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对孩子的考前复习不要多管,不要多操心。
5.不要保护过分。过度关爱和保护会导致家庭气氛过度紧张,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给孩子帮倒忙。关于睡,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困就睡、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随便翻翻书、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孩子考前如果说没睡好,应鼓励他挺起胸、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考试中的注意事项
01
注意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正确
按照开考、结束指令答题
使用2B铅笔、黑色签字笔答题
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答题
检查试卷是否有误:考生接到试卷、答题卡后,应立即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误,如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应当举手询问,在开考前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听力考试期间,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并保持安静。确认试卷、答题卡无误后,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地方清楚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粘贴答题卡条形码。
开考后方可答题: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提前答题者按违纪处理。考场内安装挂钟的时间指示不作为考试时间信号,仅供考生掌握考试用时的参考,具体考试时间以考点统一的指令为准。
考试结束立即停止答题: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放在桌面上,静坐等待监考员将全场考生答题卡、试卷、草稿纸等收齐清点。考生在监考员发出允许离场指令后方能依次退出考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不准带走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及垫板(最后一科考完后垫板可带走)。
使用2B铅笔、黑色签字笔答题:卷Ⅰ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卷Ⅱ要求用直径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用其它笔种答题(如果用铅笔作图的,须用直径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再描一遍),须按试卷上的“注意事项”要求答题,否则无效。
在答题卡相应区域答题: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凡漏填(涂)、错填(涂)或书写字迹不清的答题卡,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02
要诚信考试,不得违纪作弊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得扰乱考场秩序
监控覆盖考试全程:整个考试都在视频监控下进行,且每个考点均开启无线信号屏蔽仪,屏蔽信号覆盖考生到达的各个区域(包括厕所、走廊),请考生诚信考试,切勿作弊。如考生违纪作弊,即使未在现场查实,考试后通过录像回放也一样可以确定违纪作弊事实,考生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考生应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肃处理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考生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执行,并按规定将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等追究法律责任。
高考,
图片
收获的时节...
高考即将拉开帷幕
明天,为自己的拼搏找一个结果
祝愿所有考生:
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
有着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
做过几百套的高考模拟
只为此刻书写人生正题
请务必用尽全力
高考加油!